新闻中心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够全面开工?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年幼的孩子最后一句话。被发现时,她的身体已经砸的变了形,但这位母亲以匍匐着的姿势紧紧的抱住年幼的孩子,最终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不幸遇难。

数据是冷冰的,但是背后却是万千家庭破碎的声音。在汶川地震中,虽然我国在进行了积极的救援,但是结果依然使我们目不忍视。可喜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地震救援机器人已经小有成果,也许在将来,地震救援将会更加高效。

上能钻下能爬,地震机器人多样化明显

履带式救援机器人:由日本横滨的警视厅发明,可以直接把人吞进机器里然后带离危险地带,有效减少百分之六十的伤亡。该机器人配备了摄像机、机械臂和各种传感器等装置,其中机器里供人躺着的担架里的传感器还可以探测伤者的伤情。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全面开工?

蛇形机器人:为弥补了履带式救援机器人不能钻进狭小的缝隙的问题,日本又发明了蛇形机器人,它长约8米,宽约2.5厘米,主要用于搜寻被困人员,它依靠装有动力装置的尼龙绳索进行驱动,可以深入废墟中的每个角落。蛇形机器人安装有针孔摄像头,可以将拍到的图像传给救援人员,帮助他们了解受灾区域的内部情形。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全面开工?

斯坦福大学的机械工程师们则开发出一种蛇形会生长的软体机器人,它能够在不移动整个身体的情况下,长距离生长,并能蛇形蜿蜒。它们比纯机械机器人更安全,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柔软,还因为它们往往极轻,便于延展靠近人体。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全面开工?

蟑螂机器人:蟑螂虽然令人生厌,却有着非凡的钻缝技能和“抗压能力”。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借鉴蟑螂灵活的外骨骼结构,制造出一款机器人雏形,更加适应狭窄崎岖的地面环境。这个蟑螂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不到自己身高一半的狭窄空间,这也使得它拥有了钻进废墟瓦砾,搜寻地震幸存者生命迹象的潜能。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全面开工?

可探测呼吸和体温的机器人:Quince机器人是很有代表性的救援机器人,它只有儿童玩具汽车大小,装有4组履带式轮子以及6个电动马达。它的机械臂可以开门和递送食物或者其他补给。Quince尤其优秀的地方在于其传感器设备,它的红外感应器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探测器,能够探测人体呼吸和体温状况,这可以用于探索地震中的生命迹象。

地震救援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全面开工?

国内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地震救援机器人,但是大多属于上面几类。可以看出地震救援机器人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最理想化的结果是,今后的救援中,机器人“深入一线”,“蜿蜒前进”,发挥“一臂之力”,“担负”起救援的重任。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很多这样的任务,人在一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如今最先进的人形救援机器人才刚开始冒险走出实验室,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

想要技术真正的从实验室走出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据统计,地震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被困在废墟中无法得到及时救援而死亡的,所以找到幸存者是救援工作的关键。而围绕找幸存者,在震区的复杂情况下,如何更精准的定位和进行机器识别这种底层技术仍然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公司的救援机器人正在开发中。



上一条: None